蓝天保卫战再度升级,法治力量正为美丽中国筑牢根基。
10月23日,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,强调要“精准施策、合力攻坚”。就在同一天,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记者会透露,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将增加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、保障公众健康的内容。
这部我国第二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,正沿着它的立法进程又迈出坚实一步。
01 法律完善:生态环境法典的五大看点
生态环境法典的立法进程备受关注。10月24日,生态环境法典2编草案——污染防治编草案、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。
此次提请审议的2编草案二审稿有哪些新的修改?回应了哪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?
看点一:瞄准大气污染防治短板弱项精准发力。污染防治编草案二审稿规定,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相关标准,加强重型货车大气污染防治,并加强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监管等。
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超认为,这些修改的出发点是更为精准、更为系统地回应和解决当前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突出难题,彰显了立法的科学性、精准性。
看点二:水污染防治的规定更加细化。污染防治编草案二审稿对水污染防治的规定进一步细化,增加了开展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的相关规定,并加强进入内河船舶的水污染防治等。
看点三: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。污染防治编草案二审稿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予以加强,涉及财政资金保障、农业投入品管理、农业废弃物处置等规定。
看点四: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避免“小过重罚”。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二审稿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,优化调整罚款相关规定。
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刘长兴认为,这对于避免环境执法实践中出现“小过重罚”和“大过轻罚”具有重要意义。
看点五: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。草案二审稿严管机动车船排放检验弄虚作假,规定篡改、伪造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。
02 地方行动:精准防治与绿色转型
在法治保障不断健全的同时,各地也在积极行动,精准施策,合力攻坚。
10月23日,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,副省长刘玉江出席会议并指出,打好蓝天保卫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,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。
刘玉江强调,要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污染减排,持续深化移动源清洁化改造,严防严控扬尘、秸秆焚烧、散煤复烧等重点领域污染,全力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。
红河州则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亮眼成果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集成性和协同增效性越来越强,印发实施《全面推进美丽红河建设措施任务清单》,着力培育了美丽河湖、美丽乡村等美丽样板。
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虎介绍,5年来,红河州绿色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充沛。全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绿色铝、绿色硅、新能源电池等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。
03 绿色转型:零碳园区与碳控制制度
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,国家层面也释放出强烈信号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郑栅洁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介绍,加快全面实现绿色转型,就是要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,加快推进4方面举措。
首先,是加快构建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。过去我们是能耗双控制度,现在全面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。这是全面绿色转型的“指挥棒”。
其次,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这是全面绿色转型的“牛鼻子”。国家将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,到“十五五”末,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。
第三项举措,是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。这实际上是通过增加产业的“含绿量”,来提升经济的“含金量”。
“一手做加法,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。”郑栅洁说,“根据测算,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,未来5年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,特别是‘十五五’时期,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,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。”
04 空气质量:预报与区域治理
随着秋冬季来临,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增大,多地发布空气质量预报,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预报显示,2025年10月25日,枣庄市空气质量指数为75-105,空气质量状况为良-轻度污染,首要污染物为PM2.5和PM10。
对健康影响情况显示: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,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。建议采取的措施是:儿童、老年人及心脏病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、高强度的户外锻炼。
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的未来一周空气质量潜势预报显示,10月24日~25日白天,偏南气流主导,扩散条件较差,汾河谷地城市存在轻度污染过程。
10月25日,白天静稳小风,扩散条件较差,夜间西北气流作用,扩散条件转好。
无锡市则预计10月25日优-良,首要污染物PM10或臭氧。这些精准的空气质量预报为公众出行和健康防护提供了参考,也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随着生态环境法典立法进程推进,一个个短板正在被补齐。法律之网越织越密,污染空间越来越小。
从河南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,到红河州的异龙湖水质脱劣攻坚,无数个“精准施策”正汇成美丽中国的宏大图景。
法治的力量,终将让绿水青山的梦想照进现实。
